童軍獎章
我曾經是一個童軍,想考取最高榮譽獎章——總領袖獎章。 三年多以來,我和隊友一起一步一步考獲不同的進度獎章,但,最高榮譽獎章依然離我們很遠。 家人勸勉我以學業為重,於是,我就放棄了這個目標。 後來,眼見隊友們一個一個獲得總領袖獎章,我就越來越後悔:後悔自己當初因爲害怕失敗,後悔自己害怕徒勞無功,所以當時以「父母期望」、「學業為重」為藉口,主動放棄。 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,但在我成長路上,這是一個失敗,也是一個遺憾。
我曾經是一個童軍,想考取最高榮譽獎章——總領袖獎章。 三年多以來,我和隊友一起一步一步考獲不同的進度獎章,但,最高榮譽獎章依然離我們很遠。 家人勸勉我以學業為重,於是,我就放棄了這個目標。 後來,眼見隊友們一個一個獲得總領袖獎章,我就越來越後悔:後悔自己當初因爲害怕失敗,後悔自己害怕徒勞無功,所以當時以「父母期望」、「學業為重」為藉口,主動放棄。 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,但在我成長路上,這是一個失敗,也是一個遺憾。
近來借了李宗偉的書來看,敗者為王,蠻有趣的。裡面有句話是蠻有共鳴的:「就像小時候握著球拍無憂無慮的自己,從未想過在未來能夠站在世界舞台,為自己、為國家爭取榮耀。我相信直到有天自己退了下來不再打球,回望我的球員生涯,就會發現我已經達成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目標。」
人生第一次嘅零分,就係小學英文默書。 唔記得當時係因為唔記得溫書定覺得自己會識, 總之就係講出黎阿爸阿媽唔會接受到嘅原因, 最後拎住好似大雄嘅零分試卷返屋企。 好記得當年同阿爸阿媽講默書零分嘅一幕。
成功與失敗,本來就是自然並存的事情。唯有誠實地面對自己的感受,我們才可以從錯的經歷中學習,繼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智慧,全然地自在地活出自己。 過去幾個月我們我們「失敗博物館」的團隊公開徵集失敗故事,並邀請到學生、在職青年、斜槓青年、田徑運動員、教育工作者等一同面對失敗,為大家娓娓道來他們「未成功」的故事!
由相知到相識,一段感情之所以無法走到最後,到底是甚麼原因呢? 當中可能因為太熟悉、了解,性格不合、理念不同而分開;可能因為人云亦云,誤信謠言,猜測懷疑,因誤會、不解而分開;又可能一時意氣,感覺先行而衝動告別,而更多的是出軌。也許你聽說過不同的理由,但無論是哪一種分手,我們都會歸根於不夠愛。
感情失敗專家:沒有藉口,但要認清原因。 Read More »
相信大家小時候都一定用過塗改液,記得小學的時候,有同學拿著塗改液轉啊轉,被老師體罰,要求他以「塗改液的轉數」為題作文,也是一件有趣的事。言歸正傳,不知道大家又有沒有想過塗改液的由來是怎樣的呢?原來,是源於一個「失敗」的打字員。
塗改液的由來,原來是源於一場「失敗」 Read More »
記得看過一段TEDx的演講,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.德威克教授 (Dr. Carol Dweck) 分享到在芝加哥一所高中的成績單上,裡面沒有「失敗」這個表述,而是用上 Not Yet 這個表述,它的意思是:「你不是失敗,只是在學習的途中」,也即是未成功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