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失敗小故事】失敗像極了棉花糖
我有一個夢想,就係推動關注快樂嘅文化。我嘗試過唔同嘅方法,拍片、做講座、甚至去外地訪問不同國家嘅人嘅快樂之道,但效果都未如理想。每一次我以為將理念解釋得好清楚嘅時候,得到嘅回應通常都先係客氣嘅微笑,之後就係一臉迷茫問:「好有意義嘅諗法,但係其實係做咩架?」
我有一個夢想,就係推動關注快樂嘅文化。我嘗試過唔同嘅方法,拍片、做講座、甚至去外地訪問不同國家嘅人嘅快樂之道,但效果都未如理想。每一次我以為將理念解釋得好清楚嘅時候,得到嘅回應通常都先係客氣嘅微笑,之後就係一臉迷茫問:「好有意義嘅諗法,但係其實係做咩架?」
那個失敗的畫面不悲壯也不錐心,但又卻是鄙人失敗堡壘的根本。 在2008某個微涼周末,我衝忙地拿過手提袋,趕去某國際義工機構開會,臨關門前媽媽再三叮囑拿外套,以免著涼,我下意識地用很不耐煩的語氣說:「得啦!得啦!」
曾經歷一次嚴重皮膚敏感,歷時一年多,身心疲憊,日常如微笑都有障礙,因為皮膚很爛很痛。以為什麼都嘗試過但沒有好轉,那種比較像是愈戰愈敗的挫敗感令我感到人生很沮喪。
「其實世上有很多的事情,以為明天一定可以再繼續做,或以為很多人一定可以再見到面;於是,我們便暫時放下了手,又或是暫時轉過身。而當某一天,時間的軌跡再次重疊,希望在心中重新點燃,也許我們又會認為日子還是這樣一天一天的過。昨天,今天,明天應該是沒有什麼不同的。可是,天意弄人,就可能會有那麼的一次,在放手的一刻,一轉身的剎那,有些事情就完全改變了。」
來自加拿大、現居港並服務於慈善團體的 N 先生,自十歲起開始出現語言障礙。不知道是因為壓力,還是太過活潑,導致他持續的口吃。嚴重到一個地步,他害怕講話,更不願意在人前表達自己,以免出現被別人取笑的尷尬場面。這是年紀小小的 N,是人生第一次面對重大的逆境,一般的孩子可能往往就此羞怯起來。
我今年23歲,大學畢業,本以為前路繼續光明… 可惜好景不常,一場疫情,讓我大失預算。曾經以為人定勝天,沒想到看到身邊的家人、朋友染疫,人的情緒會如此低落… 對於未來,還不知道可以怎樣走的我,覺得自己就像一艘失去方向舵的小船一樣,只能在海上隨波逐流, 不知漂去何處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