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代安史之亂後,中原地區民生凋敝,國庫空虛,當時的政治家劉晏為了穩定經濟,就著力改善漕運,確保貨物可以從江南地區運到中原,保持流通。
當時他就推出補貼計劃,每造一艘船,政府就補貼一千緡,即一千兩,是當時造船成本價的一倍有多。當時有人質疑補貼太高,政府這樣做輸得太多。劉晏就回應說:「如果在補貼上斤斤計較,大家就會有怨言,做事也會馬虎了事,這不是輸得更多嗎?
結果,劉晏的策略沒有失敗,保障了安史後百年的漕運暢通,直至後來唐懿宗期間取消補貼才導致船益脆薄易壞,漕運廢止。
做人做事,有時候我們都不必太在意眼前的得失,把眼光放遠一點,行仁、重義,推己及人,在決策時多考慮對別人的影響,在困頓中堅守自己的價值,也是一種堅持和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