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晏造船 - 放遠眼光 看輕眼前的得失
唐代安史之亂後,中原地區民生凋敝,國庫空虛,當時的政治家劉晏為了穩定經濟,就著力改善漕運,確保貨物可以從江南地區運到中原,保持流通。當時他就推出補貼計劃,每造一艘船,政府就補貼一千緡,即一千兩,是當時造船成本價的一倍有多,雖成本不菲,但保障了安史後百年的漕運暢通,也屬值得。
劉晏造船 - 放遠眼光 看輕眼前的得失 Read More »
唐代安史之亂後,中原地區民生凋敝,國庫空虛,當時的政治家劉晏為了穩定經濟,就著力改善漕運,確保貨物可以從江南地區運到中原,保持流通。當時他就推出補貼計劃,每造一艘船,政府就補貼一千緡,即一千兩,是當時造船成本價的一倍有多,雖成本不菲,但保障了安史後百年的漕運暢通,也屬值得。
劉晏造船 - 放遠眼光 看輕眼前的得失 Read More »
一個人的成就,並不是一時三刻所能定調。不論是年少成名,還是大器晚成,讓人怎樣記起,才是成敗得失的衡量。張愛玲說過:「成名要趁早」,但如果只是一夜爆紅,沒有後勁,也不過是細如微塵的小事,就像是唐代詩人陳子昂,曾在京城以高價買胡琴再當眾摔爛而成為一時焦點…
功名浪語,不爭朝日— 唐代詩人陳子昂的故事 Read More »
唐代詩人柳宗元寫過一個故事,講述從前有一種叫「蝜蝂」的小蟲,總喜歡在路上遇到的東西就背起來,天性也愛攀高,常常累得半死,「躓仆不能起」,但一旦恢復體力,這種小蟲又再故態復萌。其實,有些成敗得失,本來就不是我們的事情,把所有事情都摃在自己身上,就如蝜蝂一樣,常常都要負重前行呢!
不要去羨慕 不要去妒忌 - 柳宗元《蝜蝂傳》教曉我的事 Read More »